产品名称:S31609
国际通称: 07Cr17Ni12Mo2 ,S31609,316H
标准:AISI、ASTM 型号:316H UNS编号:S31609 ●316H化学成分①: 碳 C:0.04~0.10 锰 Mn:≤2.00 硅 Si:≤0.75 铬 Cr:16.0~18.0 镍 Ni②:10.0~14.0 磷 P:≤0.045 硫 S:≤0.03 钼 Mo:2.0~3.0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镍在S31609化学成分中有很重要的占比,之所以镍是S31609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稳定奥氏体,使S31609钢材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从而使S31609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和冷形成性以及焊接,低温与无磁等性能,同时提高S31609钢材的热力学稳定性,使之不仅比相同铬,钼含量的铁素体,马氏体等类不锈钢肯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而且于表面膜稳定性的提高,从而使S31609钢材还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一些还原性介质的性能。
二.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S31609材料中含有0.1%碳和18%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这便是最著名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成分,S31609材料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同时马氏体转烃温度降低,甚至可不出现λ→M相变,但是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碳在S31609材料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
三.镍对S31609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
(1)在S31609不锈钢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S31609不锈钢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
(2)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S31609不锈钢韧性(包括极低温韧性)非常优良,因而可作为低温钢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镍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
(3)镍还可显著降低S31609不锈钢的冷加工硬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减少以至消除了冷加工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同时对奥氏体本身的冷加工硬化作用不太明显,S31609不锈钢冷加工硬化倾向的影响,镍降低S31609不锈钢冷加工硬化速率,与降低钢的室温及低温强度,提高塑性的作用,决定了镍含量的提高有利于S31609不锈钢的冷加工成形性能。的性能:
(1)随着镍含量增加,S31609合金耐还原性介质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值得指出,镍还是提高S31609合金许多介质穿晶型应力腐蚀的唯一重要元素。
(2)在各种酸介质中镍对S31609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需要指出,在高温高压水中的一些条件下,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钢和合金的晶间型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但是这种不利作用会由于钢及合金中铬含量的提高而获得减轻或受到抑制.随磁卡奥氏体不锈钢中镍含量的提高,其产生晶间腐蚀的临界碳含量降低,即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
(3)对S31609合金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性能,镍的作用并不显著,
(4)镍还提高S31609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这主要与镍改善了铬的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性能降低,并且镍含量越高越有害,这主要是由于钢中晶界处一百万低熔点硫化镍所致。
产品名称:S31609
国际通称: 07Cr17Ni12Mo2 ,S31609,316H
标准:AISI、ASTM 型号:316H UNS编号:S31609 ●316H化学成分①: 碳 C:0.04~0.10 锰 Mn:≤2.00 硅 Si:≤0.75 铬 Cr:16.0~18.0 镍 Ni②:10.0~14.0 磷 P:≤0.045 硫 S:≤0.03 钼 Mo:2.0~3.0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镍在S31609化学成分中有很重要的占比,之所以镍是S31609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稳定奥氏体,使S31609钢材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从而使S31609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并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和冷形成性以及焊接,低温与无磁等性能,同时提高S31609钢材的热力学稳定性,使之不仅比相同铬,钼含量的铁素体,马氏体等类不锈钢肯有更好的不锈性和耐氧化性介质的性能,而且于表面膜稳定性的提高,从而使S31609钢材还具有更加优异的耐一些还原性介质的性能。
二.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为了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当S31609材料中含有0.1%碳和18%铬时所需的最低镍含量约为8%,这便是最著名18-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成分,S31609材料中,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并显著降低σ相形成的倾向;同时马氏体转烃温度降低,甚至可不出现λ→M相变,但是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碳在S31609材料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
三.镍对S31609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镍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来决定:
(1)在S31609不锈钢中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的镍含量范围内,随着镍含量的增加,S31609不锈钢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
(2)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S31609不锈钢韧性(包括极低温韧性)非常优良,因而可作为低温钢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铬锰奥氏体不锈钢,镍的加入可进一步改善其韧性。
(3)镍还可显著降低S31609不锈钢的冷加工硬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奥氏体稳定性增大,减少以至消除了冷加工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同时对奥氏体本身的冷加工硬化作用不太明显,S31609不锈钢冷加工硬化倾向的影响,镍降低S31609不锈钢冷加工硬化速率,与降低钢的室温及低温强度,提高塑性的作用,决定了镍含量的提高有利于S31609不锈钢的冷加工成形性能。的性能:
(1)随着镍含量增加,S31609合金耐还原性介质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值得指出,镍还是提高S31609合金许多介质穿晶型应力腐蚀的唯一重要元素。
(2)在各种酸介质中镍对S31609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需要指出,在高温高压水中的一些条件下,镍含量的提高导致钢和合金的晶间型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但是这种不利作用会由于钢及合金中铬含量的提高而获得减轻或受到抑制.随磁卡奥氏体不锈钢中镍含量的提高,其产生晶间腐蚀的临界碳含量降低,即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
(3)对S31609合金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性能,镍的作用并不显著,
(4)镍还提高S31609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这主要与镍改善了铬的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性能降低,并且镍含量越高越有害,这主要是由于钢中晶界处一百万低熔点硫化镍所致。